广州日报5月14日报道 官方统计显示,缅甸南部伊洛瓦底三角洲的博葛礼镇,95%的房屋被毁,死亡人数接近1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城”。
绝大部分农田被水浸泡
沿着公路两旁,到处都有灾民们摊开晾晒的稻谷,风灾引起严重的内涝,使居民储存的所有粮食稻米都被大水淹泡。水退之后,人们捞起稻谷,重新晒干。但被水泡过的稻米变得非常脆,而且出现变质,煮出来的饭有明显的异味。居民必须先把水煮沸,然后把米投进去,这样煮才没有异味,但人吃了却堵得慌,很多灾民都发生了胃痛症。
伊洛瓦底三角洲是缅甸最重要的稻米产区,年产大米近3000万吨。风灾之后绝大部分农田都被海水浸泡,稻米全部被淹,鱼也不能生存。由于江水高涨,造成内涝久久不能排干,农田土壤也严重变质。
唯一能救命的只有大树
“我和三个孩子抱住一棵大树,在淹到脖子的大水中坚持了12个小时。”46岁的Kyaw Myint是风灾中的幸存者。
5月2日晚上8时左右,村子里开始狂风大作,然后就开始涨水了,短短半小时不到,一下子就漫到胸口。他们全家人从自己的屋子逃到了另外的屋子,一直到全村的屋子都被水淹没了,他跟所有人都落到了水中。千钧一发之际,他紧紧抓住自己的3个孩子,一手抱住了身旁的大椰子树。直到次日早上8时,他惊讶地看见了远处的还未被淹没的公路,他肩扛手抱着3个孩子,游到了公路上,在那里见到了其他家人。
55岁的Myint Swe一家则没那么幸运,风暴之夜,他拉起妻子跳进水中,拽住了一棵大树的树干。但他的2个女儿和2个女婿,还有2岁的小孙子则没那么幸运,当时只看到女婿在水中拼命挣扎,大声喊“拉我,救命”,他伸出手去,但只能眼看着大水把他冲走,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尸体。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