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供应求购 | 免费商铺 | 商业资讯 | 库存二手 | 黄页大全 | 生活贴吧 | 房屋租售 | 招聘求职 | 婚恋交友 | 自助广告 |
2010高端白酒淡季突然提价 或为中秋行情提早做铺垫 | ||
发布时间:2010/7/20 9:09:08 发布人:网络游民 点击:166 | ||
而五粮液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0元。 53度茅台涨百元仍受追捧 事实上,今年1月份,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曾进行过一次公开提价。其中,茅台高度酒出厂价提价幅度超过13%。而茅台在提价的同时出台了“限价令”,规定其主要产品53度飞天茅台零售终端价不得超过730元。 在三经街上一家大型烟酒商行,一位售货员向记者直言:“茅台酒销售终端提价已近一个月,53度飞天茅台已从年初的780元/瓶涨至880元/瓶,上涨幅度12.8%,且供不应求,现在已面临断货的情况。低度的五星茅台价格也已攀至880元,同样上涨百元左右。” 一位经销商说:“高端白酒最初每次涨30元,后来逐渐增多,涨幅在50元—60元,而此次高达100元。以53度新飞天茅台为例,2006年的平均零售价为369元,目前已涨到近900元,涨幅达到140%。52度五粮液在2006年的售价为345元,现在已经涨到了738元,是4年前的2.1倍;52度剑南春的价格也从4年前的平均159元涨到了目前的328元,价格也翻了一番。” 酒商已囤货惜售待涨声 就此,记者电话采访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厂家今年年初上调出厂价属整体布局,目前并未再对出厂价做调整。 尽管茅台公司对终端售价一直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对于违反其市场指导价的经销商可能终止合作关系。但供求决定价格,厂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不少经销商便对限价令弃之不顾,频频上调价格。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部分销售商已有囤货惜售的苗头,个别烟酒店开始取消了团购,准备在白酒涨价的过程中,获取更高的收益。 而本次近百元的大幅度调整,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白酒市场的价格“繁荣”,五粮液、剑南春等白酒领军品牌的价格也在“一路高歌”,提货价全面上涨,新一轮竞价风向标或由此环节生成。 价格逆势上扬与成本无关 不少人将淡季白酒价格逆势上扬的原因,归结为“原料成本上涨”。在业内人士看来只是个幌子。白酒是一个高附加值的行业,粮食在其中所占的成本微乎其微。以贵州茅台为例,其公告去年的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90.17%。粮食和酿造用水占其成本的比重非常低,因此粮价带动酒价上涨的说法并不成立。 其实,在高端白酒市场,控制货源早已成为调控价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淡季喊涨确实是很少见的情况,或许是一些经销商在为即将到来的中秋销售旺季提早做铺垫。而随着中秋节和国庆的临近,到时,白酒市场肯定还将迎来新的畅销时间段,此时涨价,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酒”。 记者 高 薇 实习生 梁隽姝 贵州茅台 酒类第一高价股让位洋河 白酒板块内部正在急剧裂变。贵州茅台、五粮液从2月初开始,股价便一直狂挫,贵州茅台更是失去了其在酒类板块中第一高价股地位,洋河股份后来居上,不断创出酿酒板块股价新高,金种子酒、山西汾酒、老白干酒等上市公司则激烈争夺。 茅台黯然,洋河爆发 昔日的王者贵州茅台、五粮液股价接连下挫,不少投资者感受到强烈的心理落差。 如今,茅台不得不正视洋河股份给它带来的巨大压力。洋河股份在2010年首季的业绩就超过了1.6元/股,正在步入新一轮的高增长阶段。而洋河股份现在的股价,已经动摇了贵州茅台第一绩优股的地位。 据公开资料显示,洋河股份的总股本不足贵州茅台的一半,流通盘更是不足5000万股,良好的业绩增长使洋河股份的股价具有更好的弹性,容易受到资金的炒作。 二线白酒显王者风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洋河股份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不管是在包装上还是在消费诉求上,都有很大的突破。” 二线白酒为何能够有如此突出的表现呢?相对于一线白酒企业,二线强势品牌酒上市公司销量、收入和利润基数较低,增速很容易提升。此外,二线强势品牌企业在当地或近邻区域占据品牌优势和历史优势,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距离消费者很近,更容易得到消费者认可。 白酒板块投资逻辑 首先,投资者要选择有较高成长性的企业。贵州茅台的股价不断走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下降导致投资者对其成长性产生怀疑。 其次,关注具备特殊题材白酒股。具备特殊题材的白酒股,一方面可能受益于这些“副业”带来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要承担带来的风险。据理财周报 高档白酒“饥饿疗法”提涨酒价 沈阳某著名品牌白酒代理商向记者披露,高档白酒多采用“控量保价”模式提涨价格,在业内又被称为“饥饿疗法”。 首先,白酒企业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反向控制供货量。假使某地对某品牌酒的市场需求是100吨,那么酒企只限量供应总量的70%即70吨,在渠道商那里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酒价越来越坚挺。 保持酒价稳定当然不是目的。等市场“饥饿”到一定程度,渠道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愈感强烈之际,厂家便会择机宣布因为某种原因,上调出厂价格。当然这个原因,可能会是税制调整,也可能是粮食价格上涨,甚至全国严打酒驾都可能被作为白酒涨价的理由。消费者也是越涨越买,高端名酒的品牌知名度和稀缺性立即被烘托出来,市场呈现价升量增的势头。 第三步可以理解成是另一个“饥饿”循环的开始。厂家根据市场需求,控制货源的“水龙头”进行调控,定期上调出厂价格,酒价一路走高,高端产品品牌形象也更加鲜明突出。 该代理商透露,根据以往的惯例,高档白酒涨价基本上都是在销售旺季来临之前的两三个月,只要时机成熟就开涨,以缓和旺季涨价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直接心理影响。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关于VIP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 网站建设 |
123发布网 版权所有 www.123fbw.com 联系电话:18331151646 QQ:1016964448
CopyRight © 2007-2016 All Right Reserved 联系站长 津ICP备10002728号 统计: |